蔡国语的记忆中,直到14岁前,丁程宇都只穿一件衣服。“浅蓝色,粗布的长衣长裤,后来打了补丁。夏天上身就不穿,冬天里面再套一件棉衣。”
在丁程宇家所在的南家岭,三排房子,张家在正中,张家上面是一家姓王的。下面是一家姓罗的。虽是近邻,但二十年前的一次矛盾,让王张两家至今心存芥蒂。“他家的田在张家下面,靠天吃饭嘛,碰到干旱的天气,自家田里的水都不够用,也就没有放水给王家。”二十年前的张家,三兄弟都已成年,势力正盛,王家和罗家对中间的张家小心翼翼。张家上面的王珍文小丁程宇9岁,他记得小时候,已经是少年的丁程宇带着还是小孩的他一起放过牛、捉过蛇。王珍文回忆,丁程宇“没(跟人)打过架,没(跟人)红过脸。”
大嫂李梅芝说丁程宇做农活“是把好手”。
但在他们所在的山上,没什么很多农活要做,水田每个人只有6分,而且只种一季。山坡另外还有些旱地种玉米、花生、土豆和大豆,但也不多,每家也是一两亩。
山里的规矩,干农活的时候,暂时无活可干的,要帮别人一起干。反之,你自己忙时,闲着的人也会来帮你。
和丁程宇二哥年龄相近的现任村长蒯志兵记得丁程宇“也帮其他人干干农活”。
8月31日,李梅芝在家剥了一天玉米。记者劝她不要太累着自己,每天剥两三个小时就是。李梅芝说,如果停下来,就要帮人家去收稻子。不然被人看到,会说闲话。
农活好手丁程宇干到20岁,家里还是四壁空空,跟家里人说要去广东打工。丁程宇20岁那年是1988年,打工潮刚刚兴起。
丁程池说他老弟“运气一直不好,做的都是苦力”,丁程宇的第一份工,是在广东某山区伐木。其后,他还在建筑工地上干过。至于如何辗转到了长沙,如何和李丽萍认识,丁程池就说不清了,原因是丁程宇“在外面打了十多二十年工,回家没到10次”,“回来了也不讲在外面的事,只是说苦,赚不到什么钱”。在大庄组山下路边住的张承武说丁程宇“应该没有说假话”,他仅有的几次看到丁程宇回家,丁程宇身上穿的“都是些不好的衣服”,“不像别的打工的,穿得一身洋气回来”。
大庄村的村民讲到丁程池打工,认为他是个怪人,“别的都是和村里的人一起结伴去打工,他一直是他一个人”。
丁程宇的大哥张承业1994年因皮肤癌去世,丁程宇没有回家。丁程宇的父亲是1997年去世的。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丁程宇回来了。在家里呆了一年后,丁程宇又出去了。在家里呆的这一年,丁程宇贩了些衣物,提着个袋子,走家串户兜售,但是生意并不好。
父亲去世后,丁程池就觉得弟弟丁程宇没把这个家当家了。原本不是很好的兄弟关系就此进一步疏远。
问丁程宇在外面做过什么事、和什么人交朋友,丁程池连连回答“找不到(不知道)”。
丁程池也不知道丁程宇什么时候有了个通缉令上的曾用名“张虎成”。“虎成”这个名字倒是知道,他们乡里有个叫王虎成的多年来每年都会约他“赶山”(即打猎)几次。
8月31日晚,倪雨菲和路荣轩在丁程宇的家住了一夜。这天傍晚,丁程宇的大嫂李梅芝在堂屋生了个火做饭,李梅芝的聋哑女儿在隔壁房间生了个火做饭,再过去一间房,丁程宇的二哥也生了个火做饭。张家的三个人各做各的饭。
“他们张家的人都很倔,还是各吃各的好。”李梅芝说。
大庄组的人认为丁程宇家的人互相之间的关系不大好,并认为这也是丁程宇很少回家的原因。
丁程宇最后一次回家是2008年的农历3月。回家的原因是大嫂李梅芝60岁大寿。
这次丁程宇带了个女人回来。之前的几次回家,丁程宇都是一个人。
按当地乡俗,李梅芝的寿宴安排在早上。因为丈夫去世多年,又无儿子,李梅芝的寿宴很低调。只请了同族亲戚吃了个早饭。比丁程宇小12岁的张承武和63岁的叔叔辈的张兴云吃了早饭就下山了,他们没看到丁程宇。
丁程宇是午饭时候回来的。李梅芝说,丁程宇是“空手回来的”,没给60岁的大嫂送什么礼物。
山路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