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色》要讲的一些 1.放弃 很难想,我这样的人,会有把“放弃”两个字打出来的一天。 我以为从16年开始,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这样的事。 但“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是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垮塌是突如其来的,也许是积累到某个点了。入V的那天,本来已经给第16章写好了开篇几百字,但状态不好,一个朋友说,你要能睡着的话,去睡半小时起来再写。我去了,可我躺下,精神跟着身体一起松懈下来,真的就那一刹那,脑袋里面竟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放弃写书。 太恐怖了。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我怎么敢有这么恐怖的想法冒出来? 写书对我来说几乎意味着一切。 但把这个想法按回去后,我非常认真、非常严谨地考虑了两天,结论是:我的确需要停下来了,给自己踩一脚刹车。《物色》固然不算差,但它距离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自己都无法满意的作品,是不应该端上来给读者看的。 2.《物色》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其实都想搞类型研究。 影视作品里面,喜剧是很大的一个类型,《物色》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个轻喜剧,写搞笑的东西,轻松的东西。前期准备的时候,头脑风暴出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梗。但真正的喜剧是悲剧,喜剧的主角一般是“反英雄式人物”,然而网文的主角,往往是个“英雄”。 所以,我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玩法。 轻喜的外皮,正剧的内核。也就是说,主角是“英雄”,我还要写搞笑。(今天复盘的时候,才发现,这种书我以前写过一次,叫《天下卸妆》在15年,写了7万字后被我锁掉。很难想,我犯了我犯过的错误。) 于是这导致了后面一连串的小问题,最终积重难返。 ①追求意义和大部分喜剧本身不求意义的矛盾 首先我是一个一向在写作里追求“意义”“深刻”的作者,而大部分喜剧往往是笑过就过,你回头一想,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我能欣赏喜剧,但本质上讲,喜剧,尤其是非讽刺性喜剧,并不是我内心真正的审美,也不是我内心真正追寻和热爱的东西。 写《我不成仙》凡石化星辰,见愁向天道问心,《坤宁》里谢危暴露出自己喜欢姜雪宁那一幕,姜雪宁拿刀捅他时的爆发,都是写的时候战栗,心流体验的极限,写完了想起来还能爽很久。 可轻喜剧情的冲突,趣味,写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很痛苦,写完了回头看其实我也就笑那么一会儿,放下之后什么都不留下。 ②文字的质感和喜剧的感觉,在我的能力区间内,无法共存。 我在写作搞笑的剧情时,总会有一种“词穷”的感觉。 尽管这种感觉其实已经在写之前的几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有出现过。不过之前并不严重,某些关键章节,状态和情绪都到了,我的文字依旧能满足我表达的需求。 但这本没有,这种“状态”没有出现过一次。 想要轻松搞笑的感觉,你就不能去拽文字,追求表达;但没有文字和表达,整个文又会给我轻飘飘没有着力点的感觉。 这个是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适应喜剧写作的文字风格。 总而言之,我不喜欢劣质感(相对我自己来说)的文字,虽然我也没啥文字可言。 ③男主人物形象的深度,和我最初赋予他的搞笑属性,是矛盾的,无法兼容的。 搞笑,除非讽刺喜剧,否则几乎都是肤浅的。 但我所追寻的意义,给男主的却不是一个肤浅的形象。 他内心对于秩序的失去有深深的焦虑,不想自己被自私的基因控制,所以才会严格自律,本质是想控制自己,是一个不想被情感操纵的角色,活得像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一段严格运行的代码。然而女主的存在则是让他的一切都失控,并且最终却接受这个失控,让失控也变得可控。认为人跟人的情感不如利益长久,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他自荐成为女主的婚姻候选人,并且拿出合作书,请女主加入自己的公司,占有一定股份。 “无论将来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利益撕扯,至少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刻,我愿意和你纠缠一辈子,哪怕以后成为一对怨偶。” 这样的一个男主,要让我写二逼,写搞笑,我的写作状态就非常分裂,矛盾。 而且最开始也没有想透。 如果我能坦然接受男主就是一个搞笑役,那写下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好笑的地方是真好笑;可问题是我不是这样的人,强行写我从技术的角度讲,能写,可过程中的痛苦会大于我本应从写作中得到的快乐。 ④喜剧这个东西,本身与我不适配。 不是说我不会写,不能写。 而是我不应该正儿八经地去想,我要写喜剧。 喜剧演员们经常说,搞喜剧的人是很痛苦的,台上欢笑台下抑郁。所以我一开始有这种误解,我觉得我是可以的,拯救不开心嘛。但最近往深了琢磨,我发现这些喜剧演员,他们除了职业之外的人生,其实没有那么痛苦,有足够的正向的力量存在,才能支持着他们坚持喜剧这条痛苦的道路,走下去,因为他们能从职业之外获得力量和补充。 可我是没有的。 痛苦之上不应当再加诸痛苦了。 写书几乎已经是仅存的解脱之道了,我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而不是用喜剧的方式将它关闭,现在的我还没有到能去搞喜剧的人生阶段。 ⑤术到极致近乎道,可毕竟不是道。 目前我呈现给读者的这些戏剧冲突也好,喜剧桥段也好,本质都是非常技巧的,是通过做前期设定可以巧妙玩出来的效果,这也是我一开始在追求的东西。但其实有点舍本逐末了。人是需要“道”来定一定神的,书也一样。我知道我有灵魂,有意义,有道,但都在后面,而不是放在前面,把整本书的基调定住。 “道”在前期的缺乏,导致单纯用技巧写作变得痛苦。 尽管我知道后面我会写,可已经坚持不到后面了。 没有心流体验。 当我心理建设了一天,告诉自己,16章就爽起来了,紧接着就有“道”这个东西了,可坐到电脑前面,手放在键盘上,仍旧很恐惧。 我就知道,不应该再继续了。 因为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道”的问题,还有前设留给我的几大以我的能力似乎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还有我的疲惫感。尽管非常商业地讲,以目前完成的部分,缺陷有,但亮点也明显,如果放下对自己的苛求、硬着头皮写下去,这本书也能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欢,甚至诚实一点讲,能赚钱,甚至能赚不少钱。但就是没必要,我不认为我能真正写好我内心不认同的东西,也不觉得可以虚伪地告诉自己,其实它还可以。 还有就是,无法从这本书里获得进步。 《印钞机》其实算我近年完成的作品里,完成度不低,但写完后没有给我自己留下太多深刻体验的作品。 我更爱《坤宁》和《我不成仙》。 尽管它们也不尽善尽美。 3.停更之后 等劳动节假期结束后,会找编辑商量一下后续的处理方式。 这本书先搁置。 买了Vip章节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里随便敲两个字留言,回头我会以红包的方式先行退款。 写《物色》之前,其实有一个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暂时停下,才能更好地重新出发”。我本来是打算写完这本之后,就给自己放个长假;但很显然,如果文字配不上想法,道配不上术,我的心智配不上我所享有的各方面的支持,现在的状态就已经很难支撑我把这本书写完了。所以不如这个假提前给自己放了。 休息这段时间可能会比较久。 需要修炼一下心境。 写书的道和术,我其实都不缺。虽然都说自古文章憎命达,但对自我的苛求如果能稍微降低一下,活着也许会少很多痛苦。 总而言之,《物色》这本书,真的很抱歉。 很愧对大家的错爱。 希望假期之后,能带回来一部够真诚也够扎实的作品。 (时镜2020.05.04)
简介:
关于《物色》要讲的一些 1.放弃 很难想,我这样的人,会有把“放弃”两个字打出来的一天。 我以为从16年开始,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这样的事。 但“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是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垮塌是突如其来的,也许是积累到某个点了。入V的那天,本来已经给第16章写好了开篇几百字,但状态不好,一个朋友说,你要能睡着的话,去睡半小时起来再写。我去了,可我躺下,精神跟着身体一起松懈下来,真的就那一刹那,脑袋里面竟然冒出来一个想法—— 放弃写书。 太恐怖了。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我怎么敢有这么恐怖的想法冒出来? 写书对我来说几乎意味着一切。 但把这个想法按回去后,我非常认真、非常严谨地考虑了两天,结论是:我的确需要停下来了,给自己踩一脚刹车。《物色》固然不算差,但它距离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自己都无法满意的作品,是不应该端上来给读者看的。 2.《物色》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其实都想搞类型研究。 影视作品里面,喜剧是很大的一个类型,《物色》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个轻喜剧,写搞笑的东西,轻松的东西。前期准备的时候,头脑风暴出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梗。但真正的喜剧是悲剧,喜剧的主角一般是“反英雄式人物”,然而网文的主角,往往是个“英雄”。 所以,我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玩法。 轻喜的外皮,正剧的内核。也就是说,主角是“英雄”,我还要写搞笑。(今天复盘的时候,才发现,这种书我以前写过一次,叫《天下卸妆》在15年,写了7万字后被我锁掉。很难想,我犯了我犯过的错误。) 于是这导致了后面一连串的小问题,最终积重难返。 ①追求意义和大部分喜剧本身不求意义的矛盾 首先我是一个一向在写作里追求“意义”“深刻”的作者,而大部分喜剧往往是笑过就过,你回头一想,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我能欣赏喜剧,但本质上讲,喜剧,尤其是非讽刺性喜剧,并不是我内心真正的审美,也不是我内心真正追寻和热爱的东西。 写《我不成仙》凡石化星辰,见愁向天道问心,《坤宁》里谢危暴露出自己喜欢姜雪宁那一幕,姜雪宁拿刀捅他时的爆发,都是写的时候战栗,心流体验的极限,写完了想起来还能爽很久。 可轻喜剧情的冲突,趣味,写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很痛苦,写完了回头看其实我也就笑那么一会儿,放下之后什么都不留下。 ②文字的质感和喜剧的感觉,在我的能力区间内,无法共存。 我在写作搞笑的剧情时,总会有一种“词穷”的感觉。 尽管这种感觉其实已经在写之前的几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有出现过。不过之前并不严重,某些关键章节,状态和情绪都到了,我的文字依旧能满足我表达的需求。 但这本没有,这种“状态”没有出现过一次。 想要轻松搞笑的感觉,你就不能去拽文字,追求表达;但没有文字和表达,整个文又会给我轻飘飘没有着力点的感觉。 这个是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适应喜剧写作的文字风格。 总而言之,我不喜欢劣质感(相对我自己来说)的文字,虽然我也没啥文字可言。 ③男主人物形象的深度,和我最初赋予他的搞笑属性,是矛盾的,无法兼容的。 搞笑,除非讽刺喜剧,否则几乎都是肤浅的。 但我所追寻的意义,给男主的却不是一个肤浅的形象。 他内心对于秩序的失去有深深的焦虑,不想自己被自私的基因控制,所以才会严格自律,本质是想控制自己,是一个不想被情感操纵的角色,活得像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一段严格运行的代码。然而女主的存在则是让他的一切都失控,并且最终却接受这个失控,让失控也变得可控。认为人跟人的情感不如利益长久,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他自荐成为女主的婚姻候选人,并且拿出合作书,请女主加入自己的公司,占有一定股份。 “无论将来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利益撕扯,至少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刻,我愿意和你纠缠一辈子,哪怕以后成为一对怨偶。” 这样的一个男主,要让我写二逼,写搞笑,我的写作状态就非常分裂,矛盾。 而且最开始也没有想透。 如果我能坦然接受男主就是一个搞笑役,那写下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好笑的地方是真好笑;可问题是我不是这样的人,强行写我从技术的角度讲,能写,可过程中的痛苦会大于我本应从写作中得到的快乐。 ④喜剧这个东西,本身与我不适配。 不是说我不会写,不能写。 而是我不应该正儿八经地去想,我要写喜剧。 喜剧演员们经常说,搞喜剧的人是很痛苦的,台上欢笑台下抑郁。所以我一开始有这种误解,我觉得我是可以的,拯救不开心嘛。但最近往深了琢磨,我发现这些喜剧演员,他们除了职业之外的人生,其实没有那么痛苦,有足够的正向的力量存在,才能支持着他们坚持喜剧这条痛苦的道路,走下去,因为他们能从职业之外获得力量和补充。 可我是没有的。 痛苦之上不应当再加诸痛苦了。 写书几乎已经是仅存的解脱之道了,我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而不是用喜剧的方式将它关闭,现在的我还没有到能去搞喜剧的人生阶段。 ⑤术到极致近乎道,可毕竟不是道。 目前我呈现给读者的这些戏剧冲突也好,喜剧桥段也好,本质都是非常技巧的,是通过做前期设定可以巧妙玩出来的效果,这也是我一开始在追求的东西。但其实有点舍本逐末了。人是需要“道”来定一定神的,书也一样。我知道我有灵魂,有意义,有道,但都在后面,而不是放在前面,把整本书的基调定住。 “道”在前期的缺乏,导致单纯用技巧写作变得痛苦。 尽管我知道后面我会写,可已经坚持不到后面了。 没有心流体验。 当我心理建设了一天,告诉自己,16章就爽起来了,紧接着就有“道”这个东西了,可坐到电脑前面,手放在键盘上,仍旧很恐惧。 我就知道,不应该再继续了。 因为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道”的问题,还有前设留给我的几大以我的能力似乎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还有我的疲惫感。尽管非常商业地讲,以目前完成的部分,缺陷有,但亮点也明显,如果放下对自己的苛求、硬着头皮写下去,这本书也能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欢,甚至诚实一点讲,能赚钱,甚至能赚不少钱。但就是没必要,我不认为我能真正写好我内心不认同的东西,也不觉得可以虚伪地告诉自己,其实它还可以。 还有就是,无法从这本书里获得进步。 《印钞机》其实算我近年完成的作品里,完成度不低,但写完后没有给我自己留下太多深刻体验的作品。 我更爱《坤宁》和《我不成仙》。 尽管它们也不尽善尽美。 3.停更之后 等劳动节假期结束后,会找编辑商量一下后续的处理方式。 这本书先搁置。 买了Vip章节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里随便敲两个字留言,回头我会以红包的方式先行退款。 写《物色》之前,其实有一个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暂时停下,才能更好地重新出发”。我本来是打算写完这本之后,就给自己放个长假;但很显然,如果文字配不上想法,道配不上术,我的心智配不上我所享有的各方面的支持,现在的状态就已经很难支撑我把这本书写完了。所以不如这个假提前给自己放了。 休息这段时间可能会比较久。 需要修炼一下心境。 写书的道和术,我其实都不缺。虽然都说自古文章憎命达,但对自我的苛求如果能稍微降低一下,活着也许会少很多痛苦。 总而言之,《物色》这本书,真的很抱歉。 很愧对大家的错爱。 希望假期之后,能带回来一部够真诚也够扎实的作品。 (时镜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