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陆续收集了部落中所有类别的低级魔晶,并按照种种规则将之重新分类。
有最传统的按元素分类,诸如火系、水系这些;还有按功能分类,诸如‘发射’、‘塑形’、‘防护’等;还有按形状分类,诸如球形、柱形等等。
通过这些分类,他想搞明白同类型的‘法术’,是否具备‘变化’时‘结构’上的相似性。
低级魔晶所释放的法术,具有一定程度上趋同性,比如激发手段大多以‘发射’为主、形状多以球状、箭状为主,通过对它们的对比研究,刃牙初步搞明白了对应部分的结构差异。
此外,通过对低阶中、不同段位同系魔法间的相互比较,并拼着‘氪命’进行了两次中阶最低级魔晶的使用,刃牙发现了‘能级’的区别。
同为火球术,低阶魔晶所释放的火球与上级魔晶所释放的火球,在威力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能量转换’阶段就有了差别,上级火球术对能量的耗费及压缩明显更成功,而这种‘耗费、压缩’,也是通过‘变化时的特殊结构’来实现的。
于是,对于‘法术’,刃牙简单的总结了一个规律:能量+转换+压缩+塑形+激发=魔法;当然,由于低阶魔晶缺乏了‘防护’‘指向’等似乎更复杂的法术结构,这种公式现阶段只适用于‘低级攻击型元素法术’。
但这并不能否定,刃牙的研究,的确带给了‘法师’某种程度上的‘革命’。
通过对‘施法’过程中魔晶内‘变化结构’的熟悉,他能够相对精确的使用能量,此前‘施法’时,被无意义消耗的那部分‘能量’,被控制在了现阶段最低的程度。
如果非要去量化这一过程,假如先前的能量利用率公式为:80无效+(19+1)有效=施法成功;那么如今,80的无效部分,就可以通过对‘结构’的熟悉程度来消减,他最为熟悉的低级火球术,甚至做到了将无效部分减少至40的地步。
而这些节省下来的‘能量’,虽无法用来增加法术威力,却可以增加‘无损施法’的次数。比如说,此前他光凭可再生的体力,在短时间内可以释放两至三次火球术,如今却可以连续来上7、8次才会毫空体力.....
这种程度的变化,不可谓不显著,但刃牙并不满足。
“能量损耗还是太夸张.....而且,假如将‘法术’类比为‘位移’这种结果;那我所其到的作用,充其量相当于一根儿充电桩;而魔晶就是各种电动车....没有魔晶来充当‘中介’,我对‘位移’起不到任何作用。”
刃牙想象了下,将来他背着一麻袋魔晶出门,遇到敌对法师时,大家先统一翻麻袋的场景...顿感接受不能。
“....得想办法将‘中介’功能也收束到自身才行,不然限制太大了...”
至于如何做,他有了初步的构想,无非是将施法过程从魔晶内转移到魔晶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一步解析出魔晶内的‘变化结构’,并找到脱离魔晶将之再现的手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