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这全是知了猴。”刘平安惊呼。
兄弟三人,分工明确,老大老三去抓树上爬着的,老二拿着锹,挖土地上的小孔,这都是还没破土出来的知了猴。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忙活的大概一个小时,整整四桶就装满了,刘胜利不禁感叹,还是这个时代好啊,遍地是商机。
兄弟三人拎着满载的收获,回到家里。
到家后先把桶里倒上水,防止知了猴破壳,便怀揣着希望各自爬上床。
刘胜利满心惦记着发财大计,一大早四点半就爬起床。
主要是赵家村离青县有三十多公里远,在这个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的年代,路又不好走,要把时间足够的留给路程。
刘胜利起床拿冷水洗了把脸,把父亲的自行车推了出来,前杠后座各挂两桶知了猴,便急冲冲的往县城骑去。
一路上的颠簸,让刘胜利不禁怀念若干年后基建狂魔的成就。
骑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进了城里,刘胜利沿着记忆中的道路,找到摆摊的地点。
80年代的地摊经济绝大部分属于民众自发行为而生成的一种经济流通方式。
随着计划经济的取消,政策开始慢慢的放松,市场管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自由发展。
平板车推着的水果,手推车卖的冰糖葫芦,还有夏天最不缺的,自行车后座上放一个木头箱子就走街串巷卖冰棍的。
这一幕幕熟悉的画面,让刘胜利看的。如痴如醉。
寻摸了半天,刘胜利找了一个比较靠边的位置,毕竟是初来乍到。
选好位置后,刘胜利把自行车推到身后,拿出一桶知了猴,放在摊位上。把剩下三个桶放到自行车后面,用来时提前准备好的一块布,把桶都盖住。
“大家来看一看啦,野生的知了猴,小孩吃了长身体,老人吃了能高寿。”刘胜利卖力的叫卖着。
“小伙子,你这个怎么卖得”。一个提着篮筐大约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问道,看样子是想给家里小孩买点解解馋。
“大姐,知了猴,只要一毛钱一个。”
“这么贵啊,一块钱都够我炒一盘猪肉了,这一块钱才能买十个。”
“大姐,这个可比肉有营养多了,而且就这两个月能吃到,猪肉你只要有钱,啥时候吃不行,您说是不。”
“抓了一晚上,就抓了这么一桶,卖完我就回家了。”刘胜利连忙解释着。
“这么着,您买一块钱的我送您两个,两块钱送五个,您一家人也都能尝尝鲜。”刘胜利咬咬牙说道,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
中年妇女犹豫了一下,说道“那给我拿两块钱的吧。”
刘胜利连忙高兴道“好嘞,我给你您数二十五个。”
刘胜利没想到,竟然运气这么好,刚出摊就开张了。
把数好的知了猴放到中年妇女的篮筐了,捏着手里两张票子,心里比上辈子第一次挖墙角挣得的一笔巨款还激动。
转而不由的笑道“活了两辈子了,竟然还因为两块钱激动。”
因为开张,刘胜利叫卖的更有动力了,一上午时间,陆陆续续卖了两桶。
六月份的天已经开始慢慢炎热起来,刘胜利擦了擦汗,抬头看着大热的太阳,发愁了起来。
一上午时间过去了,虽然卖了两桶了,钱也挣到了,可还剩下两桶咋办,总不能再带回去吧。
想了想,刘胜利把摊儿一收,把桶左右挂在自行车横杠上,骑着车往罐头厂的方向过去。
刘胜利记得这个时间是罐头厂下班的时候,自己到那儿守着罐头厂的大门口,那不就等于下班的职工全是自己的客流量。
到了罐头厂门口,已经看到有职工陆陆续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