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零点书屋 > 都市小说 > 花木春秋 > 正文 第三十二篇 慈姑 | 遥远的思念

正文 第三十二篇 慈姑 | 遥远的思念(第2页/共2页)

30种,中国有9种,其中野慈姑最为常见。野慈姑除原变种外,还有一个变型是剪刀草,一个变种是慈姑。我在紫竹院公园和排水渠中见到的,应该是野慈姑的原变种。

我们常说的慈姑泛指时包括野慈姑及其变型变种,特指时仅指野慈姑的变种。植物学中的慈姑,是个栽培品种,也称华夏慈姑,它较之野慈姑,植株更为高大粗壮,叶片更为宽大肥厚,匍匐茎末端均膨大为球茎。

这个膨大的球茎是可以吃的,但北方很少有人吃,我就从来没有吃过。南方水乡的人吃这种东西,原籍江苏的作家汪曾祺就曾吃过。他的散文《故乡的食物》中有一篇名为《咸菜茨菇汤》,专门写吃慈姑的事。他说在家乡时一到雪天,就要喝咸菜茨菇汤,而他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可后来他在bj菜市场只要看到茨菇,就会买一点儿,家人不爱吃,他自己包圆儿。他说: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汪曾祺的文中慈姑为茨菇,不是他写了错别字,而是因为慈姑就有茨菰茨菇的别名。唐代诗人张潮有首题为《江南行》的诗就称慈姑为茨菰: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见《全唐诗》卷一一四)明代诗人丰越人有首题为《茨菇》的诗,题中二字就与汪曾祺所用的一样。诗中写道:茨菇叶落野塘空,草色苍茫夕照中。莫笑东篱霜后菊,数枝犹自傲西风。(见《丰正元先生诗》卷四)

我们读张潮的那首诗,会感觉思亲之情扑面而来。

茨菰一名最早见于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后来唐代白居易在《履道池上作》中使用了慈姑的名称: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再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收载本植物时,将慈姑当成了它的正名,并认定作茨菰者非矣。慈姑遂反客为主,成了本植物的常用名。

白居易的这首诗,是在家池动作经旬别之后写的。他老人家看到家中树上的鸟儿水中的慈姑都兴奋异常,可见思乡之切。

因慈姑的叶子像剪刀,似燕尾,也称剪刀草燕尾草。现在剪刀草已成了野慈姑变型的专属名称了。

只要我在这挤满这剪刀燕尾般叶子的渠塘边站上一会儿,就会疑为那是老家的水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