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玄国相反,黎国重文轻武。别说进士了,就连秀才,在民间也是极受尊重的存在。朝堂之上更是文臣的天下,言官权力之大曾一度令皇帝都无可奈何。而武将之中职权最高的,实际权力也要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之下。即便是外出征战,也要时常受到将在外,君命亦不可违的限制,而这些君命也大多都是由言官进谏给皇帝的。
黎国的制度和文官把持朝政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将官的发展,也影响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发挥。
黎国对外最大的敌人就是它北面的玄国,在与之对战的过程中,黎国占据两个极大的天然优势。
一是地利。玄国要南下攻黎,首先就要越过两国之交的古江。古江宽广,一眼望不到边际,而且部分河段水流湍急,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其二,就是军粮运送便利的优势。古江两岸多丘陵山地,道路大多崎岖难走。虽然两国无战之时,由于贸易上的运输往来较为频繁,货运行商也开凿了些易走的小路,但用来运输大批的军粮却是远远不够的。
水路也不好走。固然古江支流众多,但地势崎岖的缘故,河流湍急,行舟多遭覆逆,根本不适合漕运。
而黎国境内有一条前朝遗留下的古道,开阔平整,穿过越岚谷,直抵前线。黎国粮产多,粮仓分布本就较广,这条古道的存在更加提高了军粮运输的效率。
凭着这两点,黎国才能够这么多年都没有被玄国兵马的铁蹄踏破。
黎国的将官看起来大多平庸,建有奇功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到底还是有的。
秦彦给自己续了杯茶,让萧墨自己想想,最近几十年里黎国可曾出过什么勇将。
萧墨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王煜大将军?
秦彦点头,示意没错。
他骁勇善战是不错。可他身为人臣,贪污钱财甚至意欲谋反,实是为人不齿。
王煜本是军营中的一个副将。二十年前玄国军队渡过古江,一路大败黎军,势如破竹。正在玄军抢占黎国粮道,要断了敌军粮草供应之际,被王煜带领的一支队伍突袭击退。王煜提议乘胜追击,主将不允,他只好暗中将主将软禁,自己带领队伍。这才有了黎国将士奋起,击退玄兵的结局。此战也成了败中求胜的经典案例。
王煜凭此一胜,被拜为大将军,至于那位主将,则因惫战而被撤去了职位。王煜做了大将军之后,一直在家中赋闲,没能再上战场。几年后,御史大夫与其他几位言官联合上禀弹劾王煜。最终,王煜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临行前,他不恨别的,只恨那一战中自己未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那一战是他人生中最光辉的一战,也成了他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
秦彦每每想起这位将领,都不禁感慨,昙花一现,惊艳世人,但却未能在该凋零处凋零,如何不让人叹息。
当年众官弹劾的真相到底为何,你大可去问问你的父亲。虽然他可能没有参与,但却不可能毫不知情或是没有半分猜忌。
听秦彦这话的意思,贪污谋反之事似乎另有隐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