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宴安排在金池湖畔,宴会已经准备就绪了,菜是各种珍馐美味,酒就是各种琼浆玉液,玉盏琉璃杯,上等官窑瓷,金勺银匙,象牙镶金箸,一队队宫女如蝴蝶般地在长桌间穿行。
这一幕对于每一个士子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时刻,即便是恽王赵楷依旧激动不已,这个家伙完全没有昔日的稳重洒脱,相反比一般士子还要紧张。
刘正龙轻轻地拉了一下恽王赵楷的袖子后小声说道:“殿下,不用太紧张,看样子官家还要一会才能过来,你这样太失态了,在相公们那里会减分的。”
“怎能不激动,一生只有这么一次。”
“还有一个让殿下更激动的时刻,下官愿意为了那一刻奋斗到最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刘正龙的投名状,当然了这是做给恽王赵楷的,至于这个状元王爷怎么解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是呀,最激动的应该是那一刻才对,这个时候,恽王赵楷就释怀了很多,他压低声音说道:“如果最后出现不可掌控的因素时,你会如何抉择。”
“王爷的命令,刘某不打折扣的执行。”
两个极度聪明的人在打哑谜,恽王赵楷的意思是如果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那么刘正龙应该如何抉择。而刘正龙的答案则是把皮球踢了回去,你这个王爷怎么选择,下面人就怎么执行。究竟是认命俯首称臣,还是逆天反击,就看赵楷如何抉择了。
历史上,在宋徽宗传位给太子赵桓的时候,恽王赵楷是有机会夺宫的,可是这个骨子里优柔寡断的家伙放弃了唯一的一次机会,或许说大宋朝唯一可以逆转的机会被断送了。
刘正龙是不想让太子赵桓继位成为亡国之君宋钦宗,他希望在那个决定大宋朝命运的时刻,换一个皇帝,看是否能够给大宋带来转机。
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多话没有必要说透,即便是都是心照不宣,毕竟那件事情还很遥远,没有必要贸然做出最后的决定。
就在刘正龙和恽王赵楷两人在心照不宣的打哑谜时,宋徽宗赵佶在朝中重臣以及宦官,宫女的簇拥下坐着御辇姗姗来迟。
在光禄寺卿的引领下士子们跪地山呼万岁。
宋徽宗示意士子们免礼平身他很高兴地说道:“自今日起,你们就算是天子门生了,告别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成为国家之栋梁,不管走向那个岗位,只要是记住四个字:忠君爱民,你们就会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好官,也会成为朕的好臣子,大宋子民会记住你们的功德,朕也会不惜破格提拔,让你们进入朝堂,为大宋亿万百姓做出更大,更卓越的贡献。御宴开始,你们都不要拘束,政事堂的相公们会给你们上仕途官场的第一课,希望你们可以做到开卷有益。”
士子们山呼万岁,在宦官的引领下进入御宴,只不过恽王赵楷悄然离开了,对于这个状元王爷来说,这一切已经足够了,自己没有必要待下去。
刘正龙也没有待下去,因为宦官示意官家有情,所有士子参加金明池御宴之后,都可以称得上天子门生,当然这些都是虚的,而他这个天子门生才是实打实的,这是去向官家谢恩。
宋徽宗赵佶在刘正龙行礼之后说道:“你本来应该和其他士子一样参加御宴,不会怪罪朕没有让你填饱肚子吧。”
“微臣的肚子里只有把对陛下的一颗忠心,永远都不会饿.”
“你这个小滑头,就知道哄朕开心,不过你这样说,朕还是很高兴。”宋徽宗赵佶对刘正龙的态度很满意,他笑着说道:“太师蔡京找到朕说要请辞,是你出的主意吧。”
“是。”刘正龙知道在官家面前说谎话绝对没有好处,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太隐秘的事情,如果通过其他渠道传到官家这里的话,那问题就大了。
“你好大的胆子,竟让擅自揣摩圣心,擅自煽动勾结政事堂相公,难道不怕朕治你的罪?”
宋徽宗的脸色沉了下来,真的是伴君如伴虎,上一秒还如沐春风,下一秒就好像要雷霆万钧。
刘正龙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关,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臣不会勾结煽动朝中重臣,只会为君父排忧解难。”
“是么?你是怎么为朕排忧解难的?”
刘正龙见宋徽宗并不是真生气,他就笑着说道:“蔡太师年事已高,罢相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在朝太久,得罪很多人,以至于官声受损,将其罢相似乎成了很好的选择,也成了蔡太师最好的归宿。然,蔡太师罢相之后,其长子顶上来进入政事堂,还是顶不上来对官家的声誉都有损。况且,我朝还在对西夏用兵,还准备联合金国进行北伐收取幽云十六州,这个时候政事堂的从中调度就至关重要,很显然,还没有那个相公能够取代蔡太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现在是老太师发挥余热的时候,留下来,是大宋之福,是陛下之福。”
宋徽宗对刘正龙的回答很满意,他微微点头示意对方说下去。
刘正龙接着说道:“现在老太师已经提出来要罢相,就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老太师并非贪恋权位,是一个具有高风亮节之人。过上一年半载的,小蔡相公起来了,老太师再罢相也不迟,反而会成就朝堂的一段佳话。”
“好了,这一件事情暂时放下,潘家祈求朕为你赐婚,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婚配,是否愿意接受这么婚事女”
“微臣尚未婚配,愿遵圣意。”
“好吧,朕来赐婚,具体就有燕王来当主婚人吧。”
宋徽宗赵佶对于刘正龙还是偏爱的,这个家伙短短十来天的时间就说服了政事堂相公们全票通过,这足以说明此子可堪大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