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零点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

《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第2页/共2页)

的行为,一不小心就把这些大牛都给炸出来了。

甚至,好多篇文章都提前发表了。

而且,内容也都因为他的文章,做出了相关的调整。

苏亦有些好奇,“怎么都是反驳我观点的文章啊?就没有支持我观点的文章吗?”

其实,除了后面的预测部分有些出格之外,他的观点也不是很出格。

把湖南江西归入华南地区,也不算太离谱。

毕竟云大的李坤生教授直接把杭州湾跟印度阿萨姆邦都划在一起,上升到亚洲级别,他弄一个“新华南”也没啥突兀的。

除了他出格的言论,估计跟他是名不见经传的圈内新人也有关系。

但一帮老先生来跟一个新人辩驳,也挺有趣的。

难不成是因为他北大的头衔?

好在也不是全部人都在反驳他的观点,他也有支持者。

比如东莞博物馆的李闰全先生就写了一篇《试论我国的稻作起源》发表在《历史教学》上。

用沈明的话来说,这就是来自于家乡人的支持。

李的文章明确指出,“我国范围内追溯稻作的起源中心应该在江西、广东和广西三省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多做努力,其中西江流域是值得重视的。”

终于有一位先生把江西给囊括进去了。

真不容易。

文章给出三个理由。

第一,中国的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海拔高度为30-60米,东起台湾桃园、西至云南的景洪镇,南起海南崖州,北达江西东乡,这一范围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第二,这一范围内,只有江西、广东、广西三生发现较为密集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第三,这些遗址虽然没有发现水稻遗存,却出土了很多石质农具,还有谷类作物,这些谷类就是水稻。

苏亦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都忍不住笑起来了。

这位先生,跟他一样,真敢说。

文章很多观点都经不起推敲,非要较真的话,就是瞎扯。

因为目前为止,两广以及江西三省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并不多,哪里来的很多遗址。

而且,谷类作物就是水稻的说法,也很武断。

但对方能够发在《历史教学》这门一份古早的历史类刊物。

文章水平质量也是很不错的。

就是个人预测的太多。

跟苏亦有得一拼。

但,也不能说他错了。

因为他预测的江西,真被他说对了。

到时候,只要苏亦去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跑一趟,就啥问题都解决了。

不止东莞的老乡写文章声援他,其他地方也有。

这不,很快,就有大佬站出来声援他了。

比如,川大的童先生隔月就在《川大学报》上了发表了一篇《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

沈明说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感慨道,“童先生的观点跟丁颖先生的观点基本一致,也算是认同你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的新华南说了,他认为根据现有的资料,基本上可以断定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就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它可能在浙江杭州湾一带,但更有可能在维度较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地区。不过没有新的考古发现,童先生也只能分析,没有办法像你这样笃定。”

苏亦说,“有童先生的支持,我已经很满足了,其他的方面不奢求。”

沈明说,“苏亦你小子已经彻底出名了,还没有毕业,就在圈内圈外折腾出这么大的阵仗,就连我以前的同学都开始打听你什么来历,都认为你是我们中大新引进来的老师。”

苏亦哈哈大笑,“这么夸张?”

沈明说,“一点都不夸张,就算你没有毕业,只要你敢继续留在中大,梁钊涛教授就敢你上课堂教书。”

苏亦笑,“别闹!”

其实,这也不稀奇。

别说在中大课堂,在北大的课堂,他也没少蹭讲。

同学们都司空见惯。

要来中大,梁钊涛先生让他当助教,也合情合理。

不过梁先生对他是真的重视,不然,也不会让他插队发表文章。

甚至,到中大拜访对方的时候,梁先生还感慨,“文章发表以后,引起热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甚至云南的汪教授还有川大的童教授都给我写信讨论到你,这两位先生都以为你是我新收的研究生,尤其是汪教授还打算邀请我们去云南民院做学术交流。”

汗。

这么夸张吗?

不过有机会去昆明,对于苏亦来说,想想都有些激动。

但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梁钊涛知道是什么意思,说道,“知道你忙,我回绝了。未来,有机会再说。”

文章发表以后,苏亦不仅要拜访梁钊涛教授,另外一位梁教授也要拜访。

华农的梁家勉教授对他的帮助也不小。

图书馆内,梁家勉拿着新一期的《中大学报》,满是遗憾地望着苏亦,“要是我们华农的《农史研究》可以早点创刊,就不会错过这一次学界盛会了,这两个月来,国内各大刊物发了那么多关于稻作起源的文章,偏偏最应该刊登这些文章的《农史研究》还拖着并没有创办。要是能够早点创办,我们农史研究领域也算是有自己的大本营了。”

苏亦说,“是我有些心急了,之前去中大找梁钊涛先生让他帮忙审稿的时候,先生打算把文章发到中大学报,我也没有拒绝,没把文章留在最后,主要是想着如果真引起关注度的话,对于推动《农史研究》的创办也有帮助。”

梁家勉笑,“你不要有压力,这事你们杨老师已经跟我说明了。实际上,你的文章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学校因为这事也极为重视《农史研究》的创刊工作,因为有学者向领导反应,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经济的学术论文从刊严重缺失,使得专业研究难以维系,发刊却苦于无门,不少人都写信到部委反应。因此,农业出版社那边已经跟我们华农商定,由我们华农的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主编,农业出版社那边负责出版发行,快的话,下半年就可以正式发行。”

听到这话,苏亦很高兴。

有了自己这个鲇鱼,终于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虽然很微不足道,但也是改变,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头。

看着他这副摸样,老先生笑,“你下一次还要继续发稻作起源方面的文章,直接把稿件给我留着,不需要再去中大找梁钊涛教授了。”

有大佬约稿。

求之不得啊。

这种好事,上辈子想都不敢想。

实际上,文章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散。

不仅梁勉家先生惋惜《农史研究》没来得及创刊,就连跟苏亦通信的陈文骅先生也感慨要是农业考古有一个专门刊物,大家也不需要像杜鹃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一样借巢生蛋了。

这个比喻,让苏亦猝不及防,但更加让他意外的还在后面。

陈文骅竟然说他经过这事以后,也产生创办一本农业考古的专门刊物,名字还没有确定,还在征集之中。

还要确定啥啊。

苏亦回信的时候,就建议刊物名称直接叫《农业考古》。

这个霸气的名字,多少让陈文骅有些忐忑,回信的时候还说,这个名字是不是取得有点大。

苏亦立即回信,“农业考古的专门刊物,取名《农业考古》再合适不过,未来还可以借此推动农业考古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

说着,他还举例国内外农业考古的现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这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农耕文明古国才有创办农业考古的这一学科的土壤,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

这鸡血打下去。

陈文骅就激动不已。

直接邀请他有空的话,务必前往南昌一叙。

还说为兄定然妥善安排好一切事宜。

甚至,还特意提及,如果苏亦想要去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亲自调查勘探的话,他可以陪同。

估计,这位先生还不知道他多大,直接跟他兄弟相称。

苏亦看完信件哭笑不得。

却有些心动了。

实话实说,他这段时间赶回北大,其实没啥事做。

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并没有机会参与田野发掘。

因为北大是高校,是教学单位,必须优先考虑教学而不是考古发掘。

只要安排学生实习的时候,北大考古研究室才跟地方考古部门合作进行实习发掘。

这种情况之下,根本就不符合他现在的需求。

北大的师长也意识到这点,才把他安排在省博实习。

只是没想到他心野到这个程度,想要推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再次发掘。

他的文章发表以后,各方面都做出反应,北大方面也没有与世隔绝,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他闹什么幺蛾子。

好在宿先生得知他想要通过历史语言以及佛教文献去论证稻作起源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属于谬论之事,也没有制止。

哪里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跑江西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

这事并不好弄。

现在的北大并不是后世的北大,触角还没有那么长,可以随意在全国各地去推动考古发掘。

现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考古单位是社科院考古所而不是北大。

北大考古研究室方面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官方层面去推动这一次考古发掘,原因很简单,没钱没经费,这事根本不靠谱。

北大方面推动不了,陈文骅也推动不了,这位先生还不是后来的江西社科院副院长,现在的他只是刚通过古代农业科技展览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不算粉嫩新人,却还没有那么牢靠的圈内地位。

苏亦贸然上门,也没啥用。

因此,他一直在等。

等着文章的影响力发酵。

果然,稻作起源在他的刻意钓鱼之下,终于变成学术热点了。

也带来一些正面影响。

比如推动华农的《农史研究》提前创办,也鼓动起来陈文骅那颗躁动的心,对方创办《农业考古》的念头终于起来了。

甚至,JX省博的相关领导也开始重视万年仙人洞遗址问题。

真的如苏亦文章所说那般,仙人洞遗址真是中国稻作起源之一,江西就火了。

不管是对于江西于考古成就的肯定,还是对江西历史的宣传都是极其证明的事情。

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甚至,通过跟陈文骅的通信,苏亦已经得知JX省博的同行也都在好奇,万年仙人洞遗址是不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是真的有史前稻作遗存。

陈文骅已经开始向单位领导申请再次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邀请到南昌一叙的原因之一。

那么要不要去呢?

苏亦也在纠结。

他是想去的。

又担心白跑一趟,啥都干不成。

一连几天,苏亦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他的情况被杨式挺发现了。

询问之下,苏亦也不隐瞒,直接说,“JX省博的陈文骅先生想要重新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已经在申请之中,还没有得到他们单位领导的批准,想邀请我过去帮忙,我又担心白跑一趟,此外,北大那边也开始催我回去了。”

杨式挺直至本心,“你是想去的,对吧?”

苏亦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我也像验证一下文章的真实性,毕竟文章已经发出去了,牛皮已经吹出去了,遭受到那么多学者的反驳,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不去一趟,有些遗憾。”

杨式挺点了点头,半响后,他说,“那就去吧,剩下的,我来安排?”

“可以吗?”

“试一试!”

过了几天之后,杨先生说,“梁老已经给领导写信了,争取获得部位领导的支持。同样,黄馆长也联系JX省博的领导,如果你要去的话,我安排沈明陪你过去,发掘这事不一定可行,但让你们去南昌交流是没有问题的,毕竟陈先生正好在JX省博创办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他发出邀请让你们去做交流是可以的,发掘的事情行不通,就看展,先取经,未来我们也可以举办相关的展览,甚至,可以邀请JX省博过来我们这边办巡展。到时候,你跟沈明也可以先去遗址做田野调查,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苏亦心中激动不已。

果然,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杨式挺见状,笑道,“也算是省博给你的奖励了,你这两个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帮忙编写发掘报告,黄馆长也都看在眼里,所以不要想太多。”

能不想吗?

就他现在这样一个小菜鸡,啥影响力都没有,想要干啥都需要师长去推动。

想要参与一个发掘,都要谋划那么久。

好不容易达到目的,哪能这么平静。

他还是忍不住问,“北大哪边呢?”

杨式挺哑然失笑,“你不是每周都跟宿白先生通信吗?”

苏亦说,“我担心被骂,不敢跟宿先生说。”

杨式挺哈哈大笑,“别担心,我已经给苏先生跟宿先生发电报了。此外,你们严老师看到你的文章以后,也非常高兴,原本他还打算写文章参与讨论的,但得知你要去江西,他就没写了,想等一等,看你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了不得的发现。”

对啊,还有严先生。

杨先生跟严先生可是同班同学,俩人的私交相当不错。

甚至,在前世,两位先生都对稻作起源的问题写过文章讨论。

结果因为他的出现让两位先生都哑火了。

不仅如此,前世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好像就是严先生参与发掘才发现稻谷遗存。

现在自己如此谋划,算不算是夺了严先生的机缘?

于是,苏亦忍不住问道,“到时候真的有机会重新发掘,严老师能够过来吗?”

他其实有些忐忑。

不管是前世还今生,都没有独立主持遗址发掘的经验。

甚至都没有去过江西万年,那边啥情况,他也不知道。

到时候,去了,真有机会参与发掘了,该如何弄,他也不清楚。

而陈文骅先生靠不靠谱,他也不确定。

没有一个师长在身边,他多少有些忐忑。

杨式挺哭笑不得,“我怎么知道,这话,你直接问你们严老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师,不过,你真要挖出东西了,按照你们严老师的性子,他肯定会跑一趟江西的,所以你小子不用担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担心也没用。

杨式挺安慰道,“你小子不要想太多,其实,JX省博的陈文骅先生经验很丰富,人家是厦门大学的高材生,一毕业就是从事考古工作,到现在已经工作多年,发掘经验相当丰富,他能够邀请你过去JX省博,说明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

这话确实安慰到苏亦。

也对,未来能够被称为“中国农业考古之父”的大佬,当打之年,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不可小觑天下英豪。

于是,两天以后,苏亦拜别广州的熟人,在父母以及杨式挺朱非素两位先生的相送之下,跟着沈明俩人扛着行李,踏上了前往江西的火车。

就这样,对于苏亦来说,一段全新的旅程总算开始了。

对此,他充满了期待。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