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三次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砍下他的头颅,然后腌制起来放进祖庙。
解决了皇宫内的问题,还有一个人是赵飞扬无法忽视的。王浪从太后招揽他的时候就私下里给皇帝报信,尽管明面上是太后一党,可私下里一直都在跟赵飞扬联系。他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了自己的忠诚。
当然,赵飞扬也不会全信王浪,毕竟太后一党的做法过于愚蠢,以王浪跟在赵飞扬身边这么久,并非猜不到这是赵飞扬在演戏,所以这样的忠诚显得并不那么纯粹。即便如此,赵飞扬也赏赐了王浪。
他给了王浪一个英武伯的位置,算是赞扬了他在这次宫变中的行为。实际上,即便不给王浪这个位置,他也绝对不敢做什么的。宣威军可是赵飞扬亲自组建的,跟羽林军一样,早在建立之初,就已经用非常完善的制度制约了将领们的权力。
非战时的话,王浪这种管理宣威军的统帅根本没有调兵权,宣威军内有赵飞扬亲自任命的监察司马,这是一个类似军法官的职位,只对赵飞扬负责,哪怕是王浪这样的军师主官,也没有任何处置监察司马的权力。
有监察司马在的话,王浪根本不可能调动军队,除非他选择造反,率先干掉监察司马,否则的话断然不可能成功的。太后一党的人根本不明白赵飞扬亲手组建的宣威军的制度,还以为笼络了王浪就有机会拿下京师。
该封官的封官,该提拔的提拔,因为这一场的清扫,南唐的朝廷上几乎都是赵飞扬的人马,哪怕一些大臣不属于任何派系,至少也是忠于皇权的。赵飞扬借此机会整顿吏治,把那些在本次事件上刚正不阿的大臣提拔起来,治国能力越是高超的,就往内阁里面送,或者暂时送到六部试验一下能力。
品质高洁能力却很是中庸的,那就让他们去做御史,代替皇帝去巡查南方各地的民政。这样一番折腾下来之后,赵飞扬发现朝廷确实有不少位置是空缺的,他的处理手段过于雷霆,又对那些品行差的庸官感到厌烦,这样一来自然多出诸多空位。
考虑到登基已有大半年的时间,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很快就会到来,赵飞扬决定在明年召开科举。南唐也是有科举的,或者说这个时代都是有科举的,和原本历史上的科举差别基本不大。
皇帝的命令一下去,整个南唐的地方州县都沸腾了,原来是南唐已经有五年没有举行过科考。在宦官乱政的那段日子,那些阉人对这种事情根本不会上心,从而造成诸多考取了秀才功名的人,没有办法参加乡试与会试,严重阻碍了帝国选拔人才的渠道。
秋日渐渐到来,因为有赵飞扬的命令,所以南唐朝廷也开始准备乡试的事情。各州县的大批学子,也早早去往各州的考点准备。而就在赵飞扬忙活科考的时候,北辽派来的人也终于到达了南唐京师。
这些人是奉命来接郡主萧秀凝回去的,也是来跟南唐谈条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