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石压着,透不过气来。
“难道本王的一颗真心,真的又一次错付了么?……还是这一次,本王应该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你呢?……”
******
三日后,大宋宣德廿七年如月十六
仲国公第八子仲英,奉旨率二十万禁军,挥师南下,承‘宣威大将军’威名,意在平定南海战乱,扬立国威。
辰时才过,宣德帝便亲自登上皇城,为即将南下的将士们送行。
点祭香,敬出行酒。
宣德帝一身仁德正气的站在皇城之上,龙威普洒,声如洪钟。
“今日,朕在此,以碗中酒,为我大宋众英勇赤子,振威!
愿我大宋男儿,剑气镇魂,智勇无双,平复战乱,扬我国威!
待你们归来之时,朕必定,亲登城门口,迎你们回京!”
“谢陛下恩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等必将为我大宋百姓,携手中盾剑,保万里河山!”
……
宣德帝对二十万大军的鼓舞,换来他们豪迈又忠诚的高呼……
如此震撼场面,看在皇城上的宣德帝眼中,满意之光,倾出。
大军尚未出城,京都城门附近,聚集了大量百姓,他们站在出城前的大街两侧,观望着征南军的身影,虽人数众多,但秩序井然。
位于征南军最前面的侍卫,是护送粮草的车马队伍。
二十万人,一日三顿膳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城中的百姓,有好奇的,掰着手指,一车一车的跟着数。
眼看着都过去了三十多辆马车过去了,后面的还一眼望不到头儿。
路边的百姓,都激动不已,距离上次定远大将军出征大辽,这都快两年多,没有这么大的阵仗了。
整整用了半个时辰,押送粮草的队伍,才见了尾。
仲英一身暗红色战衣,银色护甲,近身贴合的在她的红衣之上,墨色披风随着风,豪气的飘在半空。
一手把持缰绳,一手提着银色长枪,长靴铁蹬,飞眉入鬓,清眸坚定,英气十足。
何达和罗大风,依然为她的随行副将,身着战衣铁盔,骑着高头大马,紧跟其后。
在他们身后的是仲家军的飞鹰营士兵,然后是飞狐营、烈鹰营……
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归然有序的陆续抵达城门口。
路人甲边抻着脑袋看后面队伍,边兴奋的扯着一边的人说:“看看,这仲家可真是威风,前年是他们家五郎。
今年是小儿子,圣上对他们仲家真是恩宠,这大将军是封了一个又一个……啧啧啧、这威风劲!”
“是啊,这仲家可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了,祖孙三代都是大将军,这位小将军的风姿,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繁花似锦的京都城,此刻,随着征南军的出征,愈加的喧闹。
仲英对百姓的热情,皆是点头接受之余,深带感动。
只是,她的目光在道路的两侧,不停的寻找了半天。
却都没见到那位,她本以为,今日离京之前,能再见到一次的九王爷。
心中略有一丝失落……
一个时辰后,大军全部出了城,城门内的百姓便都各自散了。
只一顶十分打眼的奢华琉璃顶,老檀木软轿,大喇喇的停在城门外两里地的凉亭处。
那些粮草马车已经过了去,独独在骑着胭脂马的仲英,身影出现之时,那顶软轿两侧的八位紫衣抬轿人,突然将那软轿抬起,飞速来到路面上。
还没等那轿子落地,一声雷般大喝响起:
“大胆!谁他娘的不想活了!敢挡征南宣威大将军的路!?”
罗大风眼神和记性都不太好,没认出那轿子来。
可仲英早在很远就看清了这轿子,便嘴角含笑的说了句:“大风,不得对司徒公子无理。”
轿子一落稳,一身焦黄艳丽的司徒沛,便笑着从中走出来。
“小将军眼力和记性都真好,这么远,都认得出来是我。”
见仲英老远就将他认出,司徒沛单纯的眉眼间,都是藏不住的开心和感动。
仲英面上笑着说:“司徒公子,言而有信,能来送仲英出征,仲英怎么会认不出呢?……”
她心中却想着,像他这么高调又夸张的轿子和轿夫,整个京都城也找不出第二个,她还用记性好么……
“小将军,能不能耽搁你一刻,沛有话要说。”
“好。”
司徒沛前来送行,是那日在知味楼时,便已同仲英约定好的,仲英带兵出征之日,他会亲自前来相送。
只是仲英在出城之前,并没见到他的身影,想着他许是被何事,缠住了手脚,倒没想到,他竟然会提前出城在这等她呢。
仲英遂翻身下马,同他一起聊了几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