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三表妹了,可算是见着了,果然玉雪可爱,姑父、姑姑好福气,来,这是表哥给你的见面礼”。
却是一对玉葫芦,用大红丝绦打成了梅花结串了起来,玉质清透,十分的玲珑可爱,最是讨仇希音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喜欢。
仇希音见礼道谢,双手接过,她这个大表哥还是和上辈子一样周到细致,连送个八岁的表妹见面礼也用了十成的心思。
谢氏这一脉的老祖宗当年追随太祖爷爷开疆辟土,功成名就后又助太祖稳定局势
待得天下一统后,向太祖求了这元宝山方圆百里的地,辞官归隐,建屋筑墙,将谢氏牵至此处,从此后谢氏代代在此繁衍生息。
谢氏的老祖宗归隐后并没有闲着,而是在元宝山的半山腰建了个谢氏书院,原本只是招收谢氏子弟,相当于族学。
这位老祖宗在追随太祖爷爷打天下时以学识渊博长于计谋著称,京中达官显贵听说这位大儒开始坐馆收徒大喜过望,各显绝技想将自家子弟塞进去,能听得个一言半语也是好的。
谢氏老祖宗刚开始只是各种搪塞,不想,不多久,太祖爷爷也动了心,亲自登门要将太子送到谢氏族学求学。
皇帝都上了门,送来的又是未来的皇帝,谢氏老祖宗除了收下只能收下。
这下那些个达官贵族更是来了劲,直如八仙过海,天天在谢家门前各显神通。
谢氏老祖宗不厌其烦,索性豁出去了,将族学扩大,延请各方名师大儒,将那些诚心求学的子弟全都收进来。
谢氏老祖宗的号召力自然不同凡响,一时间各地大儒名士纷纷涌至谢家弄。
一番拜见会谈后,留下的足有二十多人,全都是各地学子想一见而不可得的高人名士。
后来这些人或其后代大都与谢氏子弟通婚,彻底融入进了谢家弄。
名师有了,谢氏族学扩建的也差不多了,谢氏老祖宗制定了严格的入学规矩,开始收徒,从这里起,谢氏书院始成规模。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谢氏书院收学子第一要义就是必得要诚心求学,只要进了书院便无太子贵胄,平民奴仆之分,皆是谢氏学子,若有恃强凌弱自命不凡者,即日遣返。
在此基础上,谢氏又明文规定只收两种学子,一是身份显贵广有家财者,这些学子必得要缴纳高价的束脩,以维持学院的运转。
二便是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者,这些学子如家财不丰,可不缴束脩,谢氏免费为之提供食宿,直到其学有所成,再慢慢偿还所欠束脩。
当然,若是家中资产尚可,依旧是需要缴纳束脩的。
这两条基本规矩的制定,一方面保证了学院的长期运转,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学院能够不拘一格不计成本的广招天下勤奋聪颖之人,奠定了谢氏学院繁荣昌盛的基石。
到谢氏老祖宗死前,书院的规模已经是刚建成时的两倍,培养出了无数的人才。
其中出身平民,甚至是仆役的进士、举人就超过了百人,获得了“天下学子,尽出谢门”的美誉,太祖爷爷更是亲笔写下“天下为师”四个大字赠予谢氏老祖宗,以彰其德,其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