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九月中旬,州学正式开学。
乾朝的府州县学始建于建武三年,时太/祖皇帝诏命天下:“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
于是各府州县纷纷建起了官学,使得乾朝学校之盛远超历朝历代。
各地官学的学官都是由朝廷任命的,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各学都有训导辅助,其中教授、学正、教谕均为正八品,训导为从八品。
除少部分文风昌盛容易做出政绩的府州的学官由大龄进士充任之外,绝大多数州县的学官都是举人出身。
朝廷每隔六年会在举人中举行一次大挑,一是为地方补充低级官吏,二是给予举人出身的士子更多的做官机会。
大挑在内阁举行,由钦命大臣主持,不考八股诗赋,只根据相貌应对选拔授官。
脸型上等的(国字脸)用为州判、知县(正七品),中等用为县丞、府学教授、州学学正、县学教谕(正八品),下等的用为训导(从八品)。
除此之外,各学的生员数额也是有限制的。
以武定州州学为例。
童生试每三年举行两次,济南府三州十八县,每次录取秀才不过九十人,其中前二十名为廪膳生员(朝廷供给米银,补助生活),但只有前五名才可以进入府学深造,后十五名只能回原籍官学就读。
起初州学的廪膳生员数额为三十人,先帝在位时,加设增广生员十人,允许他们在官学就读,但不给米银,当今圣上继位之后再加附学生员十人。
所以孟则知没来之前,武定州州学里其实也只有五十个学生,学官也只有四个,包括一个学正,以及三名训导。
原则上学正负责儒家经典的教学,这也是官学里最重要的功课。
三位训导,一位负责教授律法、算学、书法;一位负责教授骑射、礼仪、乐器;另一位则是在闲暇之余教授诏、诰、表、疏、论等杂科。
杂科是这些科目里面最简单的,也是最次要的。
“咳咳……”官舍里,孟则知脸色苍白,咳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他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润了润嗓子:“我这幅身体你们也看见了,三天两头的就要病上一场,只怕是难以胜任这般繁剧的教授任务。”
“这样吧,”孟则知说道:“以后就由赵大人负责经史子集的教授,陈大人接替赵大人教授律法、算学和书法,杂科就交给我好了。”
毕竟他要是真的接手了教授儒家经典的任务,到时候认真地教一定会暴露出他的水平,胡乱地教八成是要误人子弟,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去碰这个烫手山芋,正好现成的借口就摆在这儿。
再有就是,这些训导好歹也都是举人出身,又都做了好几年的学官了,水平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说一句玩笑话,要是这几位训导长得再周正一点,指不定现在坐在学正位置上的就是他们了。
所以把事情推给他们孟则知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听见这话,一干训导顿时齐齐松了一口气,他们怕的就是孟则知没有金刚钻,偏要去揽那瓷器活,到时候把州学弄得一团糟。
现在好了,孟则知病得这么严重,连州学的事都顾不上了,只要州学不乱,他们的饭碗甚至是肩膀的脑袋就算是保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