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错了,还能奢求什么呢?
也罢。
林晓光想通,便点头:“行,那就这样吧。”
“不过……”他笑眯眯地盯着傅老师:“这本小说会写三百多万字,如果经过市场证明,我的小说不俗,同时也能提高商报的销量,我希望下一部作品,会进一步调整稿酬。”
傅老师轻笑一声:“先写好这部再说吧。”
“这是肯定的。”
见他不再纠缠稿费的问题,傅老师总算松口气,一个是好朋友,一个是好学生,夹在两个人之间,还真是为难啊。
这件大事一解决,她想到三十万字九千港元的稿费,也是羡慕不已。
“你小子,还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林晓光便很腼腆地笑:“老师,其实我除了英语之外,还有别的优点和长处,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你脸皮怎么这么厚呢?”傅老师没好气白他一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你现在的行为,要搁以前,你绝对没好果子吃。”
林晓光当然知道这一点,自从伟人逝世,十年动乱时期结束,政治高压的状态随之改变,环境和气氛越来越松,别的不说,以往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事,现在很少发生,街上行人的穿着,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渐渐多了颜色,这无疑印证着这一点。
就拿高考入学的事来说,清北有不少学生,档案里还记载着“祖父在台弯,父亲是右派”,或者“家里动乱时期的问题还没弄清楚”,可依然还是入学了。
时代已经在悄悄改变。
“这不是动乱都结束了嘛?”林晓光嘿嘿一笑。
“去年十月,国家出版局恢复稿酬,著作稿千字2元到7元,翻译千字1元到5元,电影故事片剧本也有1500元,作家的春天到来,我这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不算出格吧?”
傅老师反问:“那你怎么不向《人民文学》和《人民电影》投稿?”
“香港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嘛?就不要分得那么清楚了。”事情搞定,林晓光心情大好。
“你自己也说了,别人千字2元到7元,人民币,按现在官方汇率算,1.5元人民币兑1美元,1元人民币兑5港元,你千字三十港元,相当于六块人民币,你比贺敬之、柳青、王蒙也差不了多少啊。”
林晓光听她这样一说,才想到这事果然不简单。
既然香港商报是左派报纸,办事规则都会受内地约束,他一个大陆人,如果给他千字三百港元的稿费,换算过来,也就是千字六十块人民币,比这年头的文艺界大佬不知道高多少倍。
明报也就算了,香港商报这种左派报纸,改革开放还没到来,这不是找死吗?
想通这一点,他才体会到商报编辑部和傅老师的用心良苦。
“傅老师,谢谢你,我以后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稿费多少,其实无所谓啦,要不是吃不饱,我也不会写小说赚钱,你知道的,我现在正长身体。”
“其实钱不钱的,真的无所谓,我对钱没有兴趣。”
“算了,别贫了。”傅老师递给他一个白眼:“你还是想想你那九千港元,怎么从香港汇到北平吧?这里面问题可大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