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不喜欢的可以跳过。
(一)谈谈《史记》这本书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而当这个胜利者建立的朝代绵延数百年,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没有哪个胜利者会在史书上故意抹黑自己,要么一碗水端平严格按照史实来,要么就是或多说少的抹黑对手和前朝亡国之君。
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承认这一点的人都是自欺欺人。
司马迁的《史记》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那是在大不敬罪名下,遭受腐刑之后,在坚忍和屈辱中写成的!
此种情况下要写一本史书,汉朝得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史记》?
汉朝皇帝一想到自己下令腐刑的人正在写一本传承千古的史书,能不多加关注严查核实内容吗?
从古至今,有太多的人才写不出东西,但挑毛病都是一把好手。
这种高压之下,司马迁敢胡乱编排刘邦和项羽吗?是想让全家都来个腐刑吗?
所以,司马迁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贴近历史的真相,做到有理有据,辩无可辩,舌战群儒也能胜之。
但是,汉朝要的是一本完全符合历史的史书吗?
不是的,刘邦在整个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干过太多狗屁倒灶和背信弃义之事,使得刘邦得天下并非正统。
若仅仅是有关刘邦个人的声誉也就罢了,有很多都是会动摇国本的东西,决不能让相关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流传出去。
但司马迁撰写《史记》在当初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如果单纯的把《史记》毁掉,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于是乎,就有了汉朝两次大规模删改、多次增补《史记》的事实。
为什么是两次呢?
因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删改这种情况了,他为了给后世留下真正的历史,又偷偷抄了一本,总共写了两本,只交上去一本。
而另一本交给了自己的女儿保管,秘密传承下去。
上交的那一本当时就遭到大量删改,并且保存在皇室宝库中,不允其他人看。
司马迁女儿保管的一本,因其嫁给了杨氏,最终落在杨家手里。
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
东汉时期,《史记》终于得以广为流传,但却是在又删改了十余万言的前提下。
可以说,这时的《史记》已经面目全非,沦为了维护汉朝统治者的工具,其最关键的作用还是证明刘邦反叛项羽建立汉朝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可为什么删改之后的刘邦记载,依旧有很多黑料呢?
讲真,汉朝的皇帝其实已经无力去洗白刘邦的人品了,实在是有些事迹太出名,顶多在能力上给刘邦多添点彩,然后再极力抹黑项羽,借此反衬刘邦。
而且刘邦是个连自己亲人都坑的狠角色,使得刘邦后面的汉朝皇帝也没心情冒着被世人嘲笑的风险去给刘邦洗的太白。
被推下车的汉二世对刘邦肯定没有好印象,不可能为刘邦去掩盖,而且他也没有机会给刘邦人品遮羞,因为和刘邦同时代的人还有不少,有些事迹不说人尽皆知也是流传广泛,根本遮不住的。
哪怕是汉文帝对刘邦的印象也是极差,八岁的时候就被封去了和匈奴接壤的代郡,而且其母薄姬还不允许跟随照顾,直到刘邦死后,母子才得团聚。
汉景帝因为刘邦的刘姓王分封制度,承受了七国之乱的恶果,又因为和亲之策养肥了匈奴,同样难受得很,似乎也没理由昧着良心去给刘邦的人品洗白。
汉武帝时期,国人已经明白和亲无用,反而会把匈奴喂的越来越贪婪越来越强大,终于下定决心奋起反抗,并且成功站起来了。
司马迁也在这个时期写了《史记》,汉武帝虽然下令删改了很多内容,但有关刘邦人品的不光彩事迹还是保存下来了不少。
诸如慢而辱人、贪财好色、推子下车、分一杯羹、称帝后屠杀项羽旧部、把彭越做成肉酱给英布吃、屠城夷三族等等。
但是,涉及到皇位和江山稳固的问题,汉朝皇帝就不能不管了,刘邦反叛项羽的正义是必须要坚持和证明的,抹黑项羽也是必要的。
只不过项羽的有些事迹同样家喻户晓,不是想抹就能抹掉的,故此史书中才有了项羽善的一面。
如果项羽仁爱的那些事迹是假的,汉朝为何要让这样的内容出现在史书上?证明刘季杀了一个仁爱之人有什么好处?项羽既然是个魔王,那就按实际情况写呗,反正已经删改《史记》了,为何不把假的内容一块处理了?
所以说,史书上有关项羽善的记载都是真实的,辩无可辩的,汉朝不敢乱改的。
(二)辩证的看问题,你会发现更多真相
或许有人会问,那些项羽的黑料就一定是假的吗?项羽就不能是个精神分裂双重人格,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吗?
刘邦不也是一会儿人称宽厚仁爱,一会儿冷血无情吗?
我们用现代刑侦的逻辑思维来考虑此事,通常情况下,谁得利谁就最有嫌疑。
假设项羽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为什么刘季和其家人犯在项羽手上的时候就什么事都没有呢?
难道说刘季有上天庇护,项羽一遇上刘季就善心大发智力变负?一边顶着彪悍贼滑的帽子,一边又干出各种无脑蠢事。
比如刘季想为关中王,但子婴这个正主不除,刘季如鲠在喉,项羽就残杀子婴又火烧咸阳大失秦人之心,把秦人民心送给刘季。
千万别说秦人的人心是刘季用约法三章自己挣来的,约法三章的内容就是不让杀人抢劫盗窃之类的基本法则,哪怕是暴秦时期这些也是不被允许的。
项羽是在巨鹿之战的时候就已经失去秦人的人心了,因为项羽在巨鹿之战杀了二十万秦军,这是血海深仇,但远不如坑杀降军更能诋毁项羽。
又比如刘季想反叛项羽没有借口,项羽立马就阴杀义帝又弄的天下皆知,多贴心。
还有项羽去齐国平叛,又是一波屠城,失去齐国人心,完美助攻刘季。
那真是项羽所到之处无不残灭,然后项羽一走立马就恢复了往日繁华,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反倒是项羽的军队常常吃不上饭。
项羽要真干了那么多坑杀屠城恶事,人都杀光了,章邯被封王之后的兵马哪来的?刘季一招手就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打光了再招又是几十万,带主角光环的召唤师啊?
仔细品读汉朝史书就会发现,有关项羽的记载大多都跟这些项羽黑料有关,哪怕是表面上有褒扬项羽的意思,也暗含着项羽的不义,纯粹的正面记载少得可怜,可就因为这么点正面记载,司马迁就被扣上了项粉的帽子。
项羽仁而愛人,这句话绝对不是司马迁瞎编出来的。包括一些为战马和受伤士兵流泪,被冠以妇人之仁的记载,都能证明这一点。
另外,或许修改《史记》的那些人自己都没有注意,项羽在整个从起义到败亡的过程中,项羽都一直在以安天下为己任,并为之努力。
秦国暴政百姓苦不堪言,项羽站出来推翻了秦朝,并放缓了称帝步伐,迅速止戈停战,让百姓休养生息,安了一次天下。
刘邦野心不死,利用田荣挑起战争,项羽又是竭力的促成停战,包括派人游说韩信三分天下,还有和刘邦的鸿沟协定,都是为了早日止戈。
最后一次,项羽是有机会返回江东的,凭借长江天险胜负犹未可知,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刎而亡,单方面结束了楚汉争霸的战乱。
当然,自刎的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