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我游览华南植物园时,在北门附近看到了盆栽的何首乌。
何首乌一共4盆,均为多半盆土中埋着硕大肥胖的根,根少半儿在土中,多半儿在土外,与那硕大的根相比,几根枝条十来片叶子反而显得有点儿可怜了。标牌上除了标着植物名称,还标了一盆180元,看来花钱也能端回家。
记得上中学时学习鲁迅的文章,曾提到有人说何首乌的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他便常常拔家里百草园的何首乌,可惜一个人形的都没有发现。现在我也终于有了观察的机会,看那裸露的根,确实没像人样的。
何首乌有仙气的说法,来自其最初的记载。最早记载何首乌的是唐代大臣文人李翱(韩愈的学生侄女婿),记载何首乌的这篇文章叫《何首乌录》,收录在《李文公集》卷十八。文章说,元和三年三月十八号,僧人文象在茅山华阳洞口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说文象有仙相,要传他秘方,然后就给他讲秘方的故事(老人是三茅真君中的某一位?)。老人说,有个叫何首乌的人,他爷爷不能生育,还爱喝酒,五十八岁时酒醉倒在了野地里,竟然看到两棵相距三尺的藤,苗蔓相交,是交了解开,解开了再交,接连三四次,他感到奇怪,就把它挖回家。村里有人说,你不能生育,何不吃点儿这种能交合的藤试试。别说,吃了还真管用,娶了媳妇就生孩子,十年生了好几个。老人说,他告诉何首乌的爷爷,此交藤也,服之可寿百六十岁。最后,何首乌的爷爷活了一百六十岁,生了十九个子女。何首乌的爸爸也服药,活了一百六十岁,生了三十个子女。何首乌也服药,活到一百三十岁,生了二十一个子女。老人说,何首乌的好友安期写文章记载了这种植物的功效:交藤味甘温,无毒,主五痔腰腹中宿疾冷气,长筋益精,令人多子,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一名野苗,一名交茎,一名夜合,一名地精,一名桃柳藤。有雌雄,雄者苗色黄白,雌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讲完故事,老人告别,行如疾风。文章还说,浙东知院殿中孟侍御认识何首乌,曾吃过这种药,药效真像传说的那么好。
这文章写的,把传说写的跟真事儿似的。这位老人见证了这个长寿家族祖孙三代的生死,他得多大岁数?明摆着就是神仙了。神仙推荐的药,自然就是仙药了。
最早把何首乌真的当成中药使用的是唐代蔺道人,在他留下的《理伤续断方》中,不少方子都使用了何首乌(将焙干的何首乌称为赤歛)。
蔺道人采用何首乌时,是否参考了《何首乌录》呢?李翱卒于会昌中,《理伤续断方》撰于会昌间,从时间看有这种可能,但《理伤续断方》是骨伤科专著(中国现存最早的这类专著),没有涉及生子养生的内容,与《何首乌录》中介绍的功效没有关联;再者《理伤续断方》的序中说,蔺道人年百四五十岁,比李翱还大几十岁,且三十许就已通医道,感觉比李翱更早知晓何首乌,只不过没有公之于众而已。
蔺道人不是道士而是头陀,可能是因会昌灭佛而隐居宜春乡间。他为报答助耕的彭叟,而救治彭叟骨伤的儿子,引来众多求医者。他便将《理伤续断方》授予彭叟,由彭叟家代其为乡民医治骨伤。据说彭氏后人传承此医术至今。
最早依照李翱讲的故事中的功能,将何首乌收入本草书籍的是五代的日华子,他在其所著《日华子本草》中说:何首乌,味甘。久服令人有子,治腹宿疾,一切冷风及肠风,此药有雌雄,雄者苗叶黄白,雌者赤黄色。凡修合药,须雌雄相合吃有验。其药本草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就采食有功,因以采人为名耳,又名桃柳藤。
此后,何首乌虽被用为中药,但并不普及。李时珍说: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
七宝美髯丹方中有赤何首白何首赤茯苓白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数着是九种,但赤何首白何首合在一起算一宝,赤茯苓白茯苓合在一起算一宝。
赤何首白何首是雌雄一对,但在何雄何雌的问题上,出现了前后不一的情况,《何首乌录》《日华子本草》说雄者黄白,雌者黄赤,而到了宋代的《本草图经》及之后,雌雄对换,成了赤者雄,白者雌。现在有人考证,雄首乌就是植物学中的何首乌,雌首乌是植物学中的白首乌。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