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的做电工。”在八十、九十年代,乡村农电工,和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一样,都是吃农村粮,由大队任命,统一拿工资,每年几百元而已。钱不算多,因为电工是技术工种,四百来户的村庄,往往只安排一个人,自然而然成为香饽饽。农电工除了基本工资,时不时还有外水,比如某个农户安个开关,增加一把闸刀,一条线路,通常都拿两包像样的烟。那时候没有实现联网,并不是先进的电子表、磁卡电表,而机械电表的工作原理,同车用里程表一样,不安份守纪的用户可以插木头在里面,让电表停止转动,或者晚上私自接地,达到偷电省钱之目的。所以全村的总电表,与农户之间的电表和,长期不符,那就存在相当数量损耗差。农电工管理全村用电、抄表记数,除了收取正常的电费,还需要用户缴纳一定数量的损耗费,或者每度电多收几分钱,其中的猫腻外行难以得知。
那年高考结束,柳志成以八分之差名落孙山,家里几辈子都是农民,要想改变自己命运,复读是现实中的回车键。可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刚刚结束,室如悬磬,父母年迈,背水一战的艰难可以想象,何况自己偏科,化学成绩偶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重读胜算的概率有多大?那时的大学生凤毛麟角,录取率何有今天的两位数,沙里淘金,渺小得很,一旦中龙榜,终身吃皇粮,没有真功夫挤不过独木桥。就在他懊悔、彷徨、郁闷时,老支书找到家里,告之村里需要培养一名农电工,期许他走上新岗位,为全村解决短缺人才问题,熟悉业务站好岗,兢兢业业尽职责。柳父明白表叔的良苦用心,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复读就是为了一份工作么,迟得不如早得,早地不如现得,丢下嘴里的肉,去等河里的鱼,太不划算,别黄鼠狼想吃天鹅肉!
父亲的教诲余音震耳,不可违抗,柳志成抱着无所谓的心态,跃跃欲试。县电力公司分期分批举办不同岗位、工种培训班,柳志成历时三个星期,学习识图,电工基础课程,继电保护,回家走马上任,在镇电管所老师傅带领下,边实习边摸索经验。从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宏伟蓝图将永远搁浅,那恢宏庄严的高等学府,那斑驳陆离的都市生活,那光宗耀祖的美好愿望,只能是空中楼阁,黄粱美梦。
农电工说是24小时待命,一年365天随叫随到,工作非常辛苦,压力特别大。其实那个时代,电器很少,线路布局稳定后,大把空闲时间,加上有五险一金,到了一定年龄,农电工可以享受退休工资待遇,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向往的职业。年轻人只要在村子里当上电工,有技术,有面子,有零用钱,不愁找不到老婆。
半年下来,业务基本上已经熟悉,全村各户用电情况,了如指掌,柳志成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村领导看到他有文化,有能力,有闲时,作风正派,安排教扫盲班。哪个时候,农村文盲比较多,部分**因为种种原因未读完小学,甚至没有进学堂门,各村都有开办扫盲班的任务,每个生产队报姓名,男女不限。柳志成奉命,每晚抽几十分钟时间,为三十来名青壮年上课,教他们学会500个常用汉字,能写书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