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家人
京城人艺,全称叫京城人民艺术剧院,是全中国最有名最有成就的艺术团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好的舞台剧导演,编剧是能上教科书的作者和剧作家,演员阵容更是群星闪耀,是个影帝影后扎堆的地方。
有人曾说,在人艺看一场话剧,台上的影帝影后可能比某个颁奖典礼现场都多。这话说的一点都没毛病,因为这是事实。
比起星光熠熠的阵容,更为外界称道的还要数人艺的风评。作为中国艺术性最高的几个剧院之一,没有哪个演员不以进人艺为荣,而人艺的招聘标准又奇高无比,不仅要求演员有极高的表演造诣,在人品道德上更是有严格要求。所以这么多年人艺一路走来就没出过什么负面新闻,娱乐圈那些龌蹉的事在人艺更是一件没有,这对于一个老牌剧院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
当然,人艺的演员不带助理,同吃同喝这些都已经成了行业美谈,甚至他们的低工资都成了外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一级演员宋丹的基本月工资只有3000不到,加上一天30的排练补贴,再加上演出费用,她最多的一个月据说也就拿了11000多,这还不如她在外面拍戏的零头。而像是何斌和冯院长他们也基本是这样。
不过他们并不在意这些,如果是为了钱,他们大可以去拍戏,去参加综艺,可他们没有,他们更加乐意在人艺为了表演而倾尽全力,出去拍戏反而成了副业。
林洪的爷爷是个京剧演员,师承荀派,动荡那十年虽然过得苦,可后来还是愿意把林洪的爸爸林宝山培养成一名文艺工作者。
上世纪90年代初,林宝山通过层层选拔进了人艺成为一名演员,虽然他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演的角色也都是些边缘配角,但他却甘之如饴的在人艺待了二十多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舞台和话剧表演。
林洪也曾问过林宝山为什么不去拍戏,每每这时他都会说一句“戏比天大,我自己个的话剧还没学透,那有心思去拍外面的戏,耽误功夫!”
二十多年下来,林宝山也从一个小演员熬到了二级演员,虽然还是个配角,可在院里的名声极好,谁提起都会说一句“老林那真是下了功夫了。”
虽然是二级演员,可因为人艺薪酬体系的特殊性,他每个月加补贴和演出在内最多也就往家里交过4000不到,这在京城这地界算是底薪了。好在老林命好,取了个老婆胡秀梅。
胡大姐人长得漂亮不说,还特别踏实肯干,不管是当年在纺织厂,还是后来下岗在弄堂里租了个小门脸卖杂货,她总能在林洪和妹妹需要用钱的时候变出钱来,吃喝用度一样没少他们兄妹的。
正是因为有了胡大姐的支持,老林才能全心投入到话剧舞台做他的小配角,追求他心中的艺术。
曾经的林洪觉得老林有些自私,把过多的生活重担给了胡大姐。不过现在的林洪不这么想了,因为他也非常执着的有自己的追求,而且他知道胡大姐不管是在工厂上班还是如今守着个杂货店,她都笑对生活,都对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充满了爱,自然对丈夫的艺术追求也一并支持着,爱着。
所以说挑担子的人并不是只有奉献,他们也有幸福,而且可能比空手而行的人更幸福也说不定呢。
或许是从小家里的艺术氛围就浓厚,所以当林洪对电影感兴趣说要报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平日里板着个脸的老林一口就答应了,而胡大姐则是笑眯眯的说“挺好,挺好!”
来到人艺一定要找李叔打个招呼,李叔不是什么领导,也不是什么大腕,只是人艺道具组的一个道具师。林洪对李叔的格外敬重还因为他是林洪发小李子民的老子。和林洪一样,李子民也从小就被李叔带来人艺后台,两个年龄相同的小男孩一来二去就成了朋友,这么多年虽然没在一起读过书打过球,却一直非常要好。
后来林洪考了京城电影学院,李子民却自觉不是读书的料,高中毕业就继承了他老子的衣钵成了一名道具师,年后就跟着剧组去了无锡三国城拍戏去了。
人艺今天的演出剧目是《茶馆》,老林在里面有演出,不过他和其他几人共用一个名字:茶客。
因为从小就跟着老林进出人艺,所以林洪轻松就来到后台。透过厚厚的幕布缝隙,台上正在演的是刘麻子卖表给松二爷。
何斌饰演的刘麻子一句“得嘞,让您了,一句话,五两银子”说的是清楚透亮,人物的奸猾无赖形象立马呈现了出来。
而冯院长饰演的松二爷仅仅是“诶,啊,哎哟”三个不同情绪的语气词,再配上他战战兢兢收起怀表的这个动作,立马就把松二爷胆小怕事的性格演活了。
老戏骨不愧是老戏骨,他们的举手投足只言片语就能让观众相信他们就是剧中的那个人物。
舞台上此刻最亮眼的自然是何斌和冯院长,不过林洪的目光却看向角落里的那张桌子上,那里有两个茶客一边品茶一边下棋,舞台上其他人的所言所行对他们丝毫没有影响。
林洪记忆里老林为了这些无人关注到的角落也能完美,真的特意去学了下围棋,而且就连提子这样的动作都反复练习。这些细节可能看了一辈子《茶馆》的票友都不一定知道,可林洪知道。
人艺的《茶馆》全剧差不多140分钟,其实老林也就前1个小时能上场露个脸,后边和他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