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部在宛都电视台的二楼,近楼梯间的两个大通间,大通间内靠两个墙面分别摆放了三张桌子,两排桌子的中间,则是一张长条形的会议桌,会议桌上,蒙上一整幅深蓝色的桌布。
这是那个时代标准的办公室样子了。
区别与后世的办公卡位,在这个时代,办公室是没有隐私空间的,即使是引领世俗文化潮流的电视台也不例外。
当然,领导除外。
专题部主任张凯在靠西北角的墙边用两张书架围出了一个小空间,里面仅仅可以放一张办公桌和三张椅子,虽然看起来比较简陋,但那也是身份的象征。
这就约等于一个独立办公室。
此时张凯并没有坐在他那个主任间里。
他在会议桌上首,主持一个临时部门会。
“刚刚我已经向各位介绍了我们的新同事,周道。大家认识之后,以后在工作上要互相协助。周道,要不跟大家说两句?”
张凯说完话,把目光落向周道。
周道注意观察,连同张凯在内,专题部总共五个人,现在加上周道,是六个人。张凯已提前将各位同事一一给周道介绍过,大家都是客气的握一下手、点一下头,现在听张凯简单介绍完自己之后,在坐的几人表情不一。
以周道老社畜的观察,除了张凯,他周道在这里并不受欢迎。
这也难怪,八十年代,机关事业单位要进一个人,那是得上级领导批条子的,张凯轻描淡写的介绍周道,主要也是怕周道工作上受排斥,毕竟他是最了解周道根底的。
但张凯需要这个年轻人,何况这是老师乔华推荐的。
可乔华与宛都电视台却不在一个频道上,乔华虽然是省报,但宛都电视台属广电系统,工作上平行多于交叉。
你要拿乔华来抬高周道的身价,在坐的各位可能不吃这一套。
什么,报社?
我以为是省广电呢。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高远的眼光啊。
乔华要是平调到宛都,估计宣传部长的位子都会坐上了,再不济也是个副的。妥妥的管着在坐的各位,连台长都包括在内。
当然,正是因为他们境界不高,所以才会是张凯的手下。
周道见张凯把目光投射向自己,为了避免冷场,站起来道:“谢谢张主任和各位老师,本人初来乍到,各方面都不熟悉,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挺会说话的嘛。
坐在张凯下首的四十来岁的老新闻人廖中群挑了挑嘴角,“周道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读的中文还是新闻?”
廖中群故意拖长声调,听起来更像领导。
周道老实回答,“我,高中刚毕业……”
什么?高中毕业??
这话一出,除了张凯和周道外,其余四人都哄堂大笑。
……
高中生?你不是来搞笑的吧。我这可是电视台诶!
张主任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我们专题部出不了成绩,都面临解散的危险了,你不说给引进点业内牛人就算了,去中夏大学找两个高材生总行吧,居然给找个高中生!
即使这家伙看起来帅帅的,但咱是做专题的,不是播音员,是靠脑子不是靠颜值的……
……
这些话虽然几个人都没说出口,但张凯能从他们的表情读得出。
文化人嘛,总得给人点颜面,最起码他们都在给张凯颜面。
而张凯却有点坐不住了,他从几张嘲讽的脸上,分明看到的是对他张凯的不信任,张凯想做解释,一时还没想到该如何说。
看看周道。
这家伙面色平静,一幅“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的表情。
坐在廖中群下首的是一位二十七八的年轻人,他穿着一套纯蓝真丝衬衫,头发梳得油光,摩丝的味道相当浓。周道离有三米远,都能闻到。
摩丝发型的小伙子习惯性的眨巴一下眼,以问询的口气盯着周道问:“我叫孙广胜,以后叫我老孙就行了。
既然周道被张主任看中,一定不会错很远。”
一定不会错很远,就是说总归是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