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年又一年。
这是邵兴旺自当老师来,度过的第三个暑假。放假后,邵兴旺回到了故乡邵家棚村。
邵家棚村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景色秀美,如果说人间就有天堂,那天堂就在这里。这里既能望见山,又可以看见水,还能让人记得住乡愁。
席慕容的诗,邵兴旺常常想起: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淡淡乡愁的地方,邵兴旺唯一牵挂的人还是赵雨荷。
也不知道荷花这几年过得怎么样?成家了没有?有孩子了没有?欠韩鑫的钱还完了没有?
时间可以冲走一切,但却冲不走我对你的思念。荷花,你在那里?这几年,你还过得好吗?邵兴旺在无数的夜晚这样问过自己,尤其回到故乡之后,荷花常常出现在他的梦里。
邵兴旺回到故乡的第二天晚上,天就下了一场大雨。
午夜,又刮起了大风。大风像愤怒的狮子一样,把院子里的老槐树,毫不留情地撕成两半。身披绿苔的树干,“咔嚓”一声,砸中挨着它的鸡窝后,身子骨碎了一地。
伴随着一夜的风雨,邵兴旺迷迷糊糊,睡得并不踏实。
清晨,他躺在床上看书,听见远远的村巷中,传来一阵阵稚嫩的叫卖声。叫卖声越过邵兴旺家的篱笆墙,飘进了窗子。
细细的两声,把邵兴旺的眼睛拉离了书。邵兴旺侧着耳,想极力分辨它从哪个方向飘过来,等了两分钟,又没有了。邵兴旺再次把书捧起,那声音又出现了。这次的声音连续起来,搅乱了他晨读的思绪。邵兴旺干脆放下书,仔细听起来。
终于听清楚了,是个小女孩,她在叫卖她的桃子。声音越走越近,到老墙跟前的时候,邵兴旺喊了声:“停一停”。
墙外果然冒出了一个红色的身影,丝绸般的雨雾中,竟是那么的显眼。现在,她正向院子里张望,寻找声音的来源。
走到跟前,邵兴旺才发现,一大早,在空无一人的雨雾中卖桃子的,除了她,还有跟在后面的弟弟。
弟弟怀里抱着四五个沾满泥水的桃子,显然是刚刚滚落到了地上。三轮车上有两筐桃子,堆得已经高出了筐沿,像是早晨刚从桃树上摘下来的。桃子与桃子之间,散乱地夹杂着翠色的披针形桃叶,以防运输的过程中,互相磕碰,坏了卖相。绿叶的衬托,使桃子更加红艳。
“称十块钱的。”邵兴旺对披着红色雨衣的姐姐说道。
姐姐愣了一下,她显然没有料到这位顾客与众不同的买法:既不问价,也不挑选,更没有讨价还价,极力贬损的言行。
邵兴旺的真诚换来了孩子的真诚。姐姐很认真地在筐里挑选,个大色鲜,长相匀称的桃子,被姐姐一个个装进了袋子。装好后,弟弟从筐子之间的缝隙里拿出了木杆小称,递给姐姐。
姐姐熟练地钩住袋子,分量不够,弟弟递过来个更大的家伙,姐姐手中的秤砣呲溜一下滑倒了,很明显,分量多了。
姐姐取出那个大块头,换了只小个子,这时的称杆平平的,刚刚好,谁也没吃亏。看得出,她们卖桃的时间一定不短,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否则不会这么老练。
在简短的闲聊中,孩子告诉邵兴旺,桃子是爷爷奶奶早晨冒雨刚摘的。园里每天都有成熟的桃子,如果不及时卖掉,就会烂在地里。爸爸妈妈在深圳那边的鞋厂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平时地里的农活主要靠爷爷奶奶,卖桃子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了他们的身上。
邵兴旺从钱包里专门挑了一张崭新的纸币,递到了姐姐手里。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