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洗漱完毕,朱由校就带着李定国和郝摇旗两人,走出了大农庄。
漫步来到山海关之前不远的一座小土包上面,朱由校抬眼向着山海关方向望去。
雄峻奇瑰无比的山海关,夜幕下,如同一只匍匐着的洪荒巨兽一般,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
天下第一关,此时的山海关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
城外,远远地望去,朝廷大军依旧正在绵绵不断的抵达,先头部队开始入住各个大农庄,山海关正门那里特别紧张,城头上的灯笼也悬挂得比较稠密。
关城之中,依旧是一片慌乱,就算是祖大寿和王之臣他们倾力安抚,甚至是派兵镇压,普通的士兵和底层军官,还有百姓们,大家依然是无所适从,心中慌乱不已。
这是要造反么?
大多数的官兵,见到山海关内外,这么声势浩大的紧张对峙局面,心中都是慌得一批。
说实话,普通的辽东官兵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去造反。
可是,如今的情况该怎么解释?
城外有多处火光,天空映成了一片紫红色,从远远的西方,那超级大官道所在之处,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的车马声和脚步声,好像冬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绵绵滚动。
祖大寿骑着一匹高大的火红战马,心事重重的走在关城内的中心大街上,他的身后是祖家一门的大小军官以及千余名家丁随从。
大明帝国的家丁制度,由来已久。
因为各种原因,朝廷并不反对各个将领豢养家丁。
迄今,武将的家丁,往往是精锐部队的代名词。
他们吃得好、穿得好、粮饷足,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是各个武将的杀手锏。
更关键的是,他们和主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因此,家丁打起仗来,都是相当的卖命。
由于豢养家丁的费用很高,哪怕是总兵也养不起太多的家丁,所以不到战争最后关头,武将是不舍得使用家丁的。
但是,一旦将家丁投入使用,就意味着是决战时刻到来了。
无论是武将,还是家丁,都必定会拼死血战,豁出去。
万历年间,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八千家丁,就是典型的特例,在当时是真正的所向披靡。
此时天色已晚,夜幕深深。
关城内已经开始戒严,禁止宵行,大街上不时有兵马巡逻经过。
但祖大寿一行人,却不时听到,从大街两旁那深宅大院中传来丝丝靡靡之声,显然是那些居住在奢华大宅院里面的官绅富户,依然在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那些离关城大街较近的府邸中,贵人们怕万一被大街上的民众和巡查兵丁听见,造成各种不好的影响。
他们吩咐歌舞佰酒时,不用锣鼓,甚至不用丝竹,只让美貌歌妓用紫檀或象牙拍板,轻轻地点着板眼,婉转低唱。
有时歌声细得像暖暖春风,缠缠绵绵、撩人心炫,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华美的屋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